南京市上秦淮小学2025学年新入职教师课堂教学与管理校内视导反馈
发布时间:2025/10/20 8:24:10 作者:学校管理员 浏览量:8次
南京市上秦淮小学2025学年新教师课堂教学与管理
校内视导工作安排
为了进一步促进新教师成长,强化对新教师教学过程的检查、反馈,根据区教育局、教研室关于教学视导要求,10月13日~10月17日学校教务处将对新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与管理”校内专项视导,具体安排如下:
一、视导时间:第七周(10月13日~10月17日)
二、视导对象:2025年新教师
三、视导内容:课堂教学、课堂常规管理
四、视导人员安排:
语文:
章雪莲——洪子渝 曹 红——周 蓉
数学:
王 娟——黄 晶 韩 静——毛 雨
英语:
李 攀——杨 洋
五、说明:
1.新教师在下周五之前确定好上课班级、时间、课题,并上报教务处;
2.视导人员填好《新教师“课堂教学与管理”视导评价表》,并形成检查报告。
3.教务处及相关负责人对视导工作汇总进行反馈。
南京市上秦淮小学教务处
2025年9月19日
南京市上秦淮小学2025学年新入职教师课堂教学与管理
校内视导反馈
为了更好地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提升新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打造精品课堂,我校在第七周开展了2025学年新入职教师课堂教学视导活动。本次视导活动中,全体视导人员走进教师课堂,在课堂上细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课堂管理、课堂组织形式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与指导。
以下是本次视导活动的情况记录与交流反馈:
一、亮点特色
语文学科
周蓉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j q x》,周老师紧扣j、q、x的发音与识记,通过创设“拼音王国”情境,运用趣味儿歌、口诀和卡片游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特别注重易混淆发音(如q与x)的对比练习,并通过“找朋友”(与单韵母拼读)活动巩固拼读能力,学生参与积极,课堂氛围活跃。课堂节奏张弛有度,动静结合,既有安静的书写练习,也有活泼的互动游戏,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整体课堂纪律良好,学生养成了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的习惯。
洪子渝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g k h》,本节课洪老师重点突出g、k、h的发音方法与字形识记。教师巧妙运用“鸽子衔草g g g”、“蝌蚪吃草k k k”、“椅子喝水h h h”等形象比喻和口诀,将发音要领具象化,有效突破了g、k气流的强弱区别这一难点。教学环节由易到难,尤其关注了三拼音节的引入与拼读练习,通过“声轻介快韵母响”的示范和多种形式的跟读、轮读,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了拼读技巧,拼音学习扎实有效。
数学学科
黄晶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认识6、7、8、9》,黄老师有效结合教材,通过情境创设、实物操作和游戏互动,将抽象数字与具体数量关联,生动有趣。教学过程层次清晰,从具象感知到抽象符号,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课堂练习形式多样,注重口头表达与书写指导,学生参与积极,目标达成度高。学生常规习惯良好,听讲、操作指令明确,互动有序。教师能及时关注个体差异,通过鼓励性评价维持学习热情,班级氛围融洽和谐。
毛雨老师执教的是四年级《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毛老师精准把握“商不变规律”的应用这一核心,从生活实例导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概括简便算法。教学环节清晰,通过对比探究、正误辨析等方式,有效突破了“余数的确定”这一难点。教师注重算理讲解,引导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培养了学生的简算意识和推理能力。
英语学科
杨洋老师执教的三年级《Are you Su Hai?》杨老师紧扣“确认身份”这一核心句型,通过角色扮演、猜谜游戏等趣味活动,在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Are you...?”和“Yes,I am./No,I'm not.”。教学过程层层递进,从机械操练到意义表达,有效突破了语音语调及句型的重难点,学生参与热情高,目标达成度高。课堂上杨老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指令清晰,利用小组竞赛、歌曲等手段维持学习兴趣。学生参与面广,听讲和模仿习惯良好,互动有序。教师能关注全体,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课堂活而不乱,师生关系融洽。
二、问题反思
1、教学评价单一,学生积极性减弱
一些教师的评价用语单一,多出现“好”,“很好”等词,评价语言缺少针对性;还有一些老师能运用多种有针对的评价语,但是缺少感情,学生的积极性也会随着课堂时间的流逝逐渐减弱。
2、交流流于形式,课堂组织需加强
学生组内交流,并未起到合作交流真正的效果。组内组长未起到实质性作用,组内成员也未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小组内很少能形成一致性的意见并由小组成员进行表达;师生间的交流中,缺乏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快问快答只是对已掌握知识的考察,并没有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去思考。
3、教学低估教材,学情预估得过高
新老师由于经验不足会对教材产生“教材简单”的错觉,从而产生轻视的思想,没有好好利用书本上的教学资源。在对本节课重难点进行教学指导时,若学生口头回答正确后,教师便草草地进入下个教学环节,学生缺乏文字表达,作业练习,观察记录等实践环节,学生会不会出现一看就会,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现象。
4、调控手段单一,课堂管理需加强
新教师最缺的就是与学生相处的经验。尤其部分新教师在一年级进行教学,教学的趣味性不足,教师虽借助口令、加星的方式组织教学,但总体而言形式单一,学生整体的学习投入度和效果欠佳,需要加强。
姓名 | 上课时间 | 班级 | 课题 |
杨洋 | 10.14 周二 第2节 | 三(2) | 《Are you Su Hai?》 |
毛雨 | 10.14 周二 第3节 | 四(3) |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 |
黄晶 | 10.16 周四 第2节 | 一(4) | 《认识6-9》 |
周蓉 | 10.16 周四 第3节 | 一(2) | 《j q x》 |
洪子渝 | 10.17 周五 第2节 | 一(1) | 《g k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