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聚焦“双减”, 助力“教改”
发布时间:2023/4/3 13:38:56 作者:学校管理员 浏览量:589次
聚焦“双减”, 助力“教改”
——南京市上秦淮小学举行“一师一优课”展示活动
为了更好落实新课标理念,实现以研促教,以教促学,进一步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高质量发展,上秦淮小学于2023年3月13日至3月31日期间开展了主题为《聚焦“双减”, 助力“教改”》的教师“一师一优”展示课活动。
本次活动给我校全体教师提供了一个挑战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准备、潜心研究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呈现了异彩纷呈的课堂。
梅杰松老师执教的《可爱的动物》一课,以教材资源为范例,以课外资源为补充,以活动体验为手段,让学生去观察、感受、体验、展示、分享、讨论,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了对动物的亲近感、好奇心,整个课堂教学创设情境,将真的喜欢动物的行为分散其中,意在落实课堂目标,潜移默化地落实了教学目标,让学生动起来,在动中愉悦了身心,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发展。
张珊珊老师执教的《动物儿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介绍了6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动物活动美好快乐的画面。在教学中,张老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利用蝌蚪、蚯蚓的谜语导入,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让学生感受语文并喜欢上语文,从而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激发孩子兴趣和表达欲望;在学习生字过程中,以多种朗读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指导写字环节中,采用通俗易懂的编歌诀方法让学生轻松掌握写字要领,进而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张立华老师执教的《荷叶圆圆》是一篇优美的文章,在教学中,通过游戏“猜猜、说说、看图画”,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并将其融入了教学情境中,学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让学生扮演小动物的角色,让学生亲身去饰演,学生真正感受到小动物们的快乐以及充满生活情趣的夏天。在角色扮演中,创设多种情境,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得到了生命的体验。多元化的个性阅读,为课堂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佘雨婷老师执教的《一分钟》讲述的是元元因为多睡了一分钟,而迟到了二十分钟的故事。佘老师从课题入手,游戏导入。在游戏中初步感知一分钟的长短后,巧妙的从同学们的切身感受迁移到课文中元元的感受,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通过演一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来了解“叹气、哈欠”等词语的意思。在生字指导环节,向学生渗透识字的方法:同偏旁的,相同结构的都能成为好朋友,引导学生归类识字,从而加深对生字的识记。
纪晴雯老师执教的《操场上》,抓住了本课的特点,让学生了解,第一行的活动与手有关,词语中的动词都带提手旁;第二行的活动与脚有关,动词都带足字旁。儿歌描绘了下课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的情景,告诉小朋友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壮。字形教学中,以整体识记为主,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灵活识记,教学中创设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快乐识字,重视学生的自主发展。
王娟老师执教《求减数的实际问题》一课,本课教学求去掉多少的实际问题,也就是求减数的实际问题。王老师从大括线入手,明确求部分要用减法计算。为了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数量关系,教师把例题改编成求总数和求剩余数的问题情境,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猴妈妈摘桃的个数是总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小猴吃掉的,另一部分是剩下的,求总数用加法计算,求总数中的一部分用减法计算。接着再呈现例题,让学生比较快速地建立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系,清楚地认识到吃掉的是猴妈妈摘桃总数中的一部分,求一部分用减法计算,数量关系更为清晰。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表达条件与问题,理清关系。
成航老师、韩静老师同课异构执教《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教师复习导入,学生明确:个位加减个位,十位加减十位。本节课对学生而言,计算难度不大,尤其要注意竖式的书写,两位老师都十分注重细节,学生第一次接触竖式,很多书写上的细节都需要细致的讲授。本节课的竖式是一个很重要的计算工具,是后续学习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
两位老师借助春游的教学情景,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列式计算、借助小棒和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相同的数位计算,最后教师板书竖式,扣计算细节。成老师的课堂,学生参与度高,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教师借助多媒体设施,帮助学生自纠自错,利用生生评价,很好的达成了学习目标。韩静老师注重学生计算的顺序,注重语言的表达,用数的组成来计算。学生在不断地说计算中逐渐掌握计算的方法。
李攀老师执教《Unit4 Spring》一课,本节课不再是对话结构,而是以四个句子组成的小短文形式,学生少了模仿的机会。所以老师借助春游的情景,身边公园的景物,逐个学习新词,学一个描述一个,每多学一个名词就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符合该事物的形容词进行描述,起到边学边复习的效果。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下,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学习有激情、课堂有活力。
在活动中,我们看到全体教师们端正的态度,通过锻炼,个人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促进和提高。课上,教师们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方法呈现灵活多样、教学思路清晰、学科教学模式新颖,展示了优秀的教学水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学们也积极参与、勇于质疑、乐于展示,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充分展示了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公开课后,教研组长认真组织说课、评课、议课活动。授课人各自介绍教学设计中如何体现“双减”理念,教师们认真地给予评课反馈,对课堂体现的不足之处,均提出了中肯的见解。
本次活动的开展有效促进了我校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成长,每位教师都实实在在的获得了上一节好课的宝贵经验。评课、议课活动也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在研究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实现教师成长,在实践中推动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步。
附活动安排表: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一师一优课”安排表
姓名 | 时间 | 班级 | 课题 |
王齐 | 3.9(上午第2节) | 一(2) | 《小足球:足球传送带》 |
孟祥文 | 3.16(上午第4节) | 一(4) | 《单双脚连续跳》 |
张珊珊 | 3.22(上午第1节) | 一(1) | 《动物儿歌》 |
佘雨婷 | 3.23(上午第1节) | 一(4) | 《一分钟》 |
李攀 | 3.23(上午第4节) | 一(3) | 《Unit4 Spring》 |
丁钰 | 3.24(下午第1节) | 一(2) | 《太阳和月亮》 |
王娟 | 3.27(上午第1节) | 一(4) | 《求减数的实际问题》 |
纪晴雯 | 3.28(上午第1节) | 一(2) | 《操场上》 |
成航 | 3.29(上午第1节) | 一(3) |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
刘必霞 | 3.29(下午第6节) | 一(2) | 《萤火虫》 |
梅杰松 | 3.30(上午第3节) | 一(4) | 《分享真快乐》 |
韩静 | 3.31(上午第3节) | 一(2) |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
张立华 | 3.31(上午第1节) | 一(3) | 《荷叶圆圆》 |
附活动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