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上秦淮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校内视导反馈
发布时间:2024/5/9 13:58:17 作者:学校管理员 浏览量:147次
南京市上秦淮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视导安排
一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起始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对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一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教学研究,根据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经研究决定,第十二周开展一年级数学计算教学视导活动。本次视导旨在通过对常态课堂和教学常规的视导,深入了解一年级现阶段的数学计算教学状况和学生状态,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学管理,细化教学工作,更好地促进教师发展,从而切实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一、视导时间:第12周(5月6日至5月10日)
二、视导对象:一年级数学教师(张娇、韩瑜玥)
三、视导内容:
1、常态课堂
2、教学常规
四、视导人员安排:成航、王娟
五、要求:
1、视导人员填好《指导视导评价表》,并形成检查报告。
2、教务处及相关负责人对视导工作汇总进行反馈。
南京市上秦淮小学教务处
2024年5月6日
南京市上秦淮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校内视导反馈
一年级是小学阶段的起始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对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加强一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教学研究,根据本学期学校工作计划,经研究决定,第十二周(5月6日至5月10日)开展一年级数学计算教学视导活动。活动中,视导组成员分成两组深入课堂听课,遵循“计算教学”的指导思想,从教学常规“五认真”两个方面进行了视导。课后视导组在认真分析和总结视导情况的基础上,形成了视导意见,具体反馈如下:
一、整体情况
优点:
1、两位老师教学时间分配合理,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体现了教学智慧,有完善的教学计划。
2、课堂教学能够做到思路清晰,板块分明,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问题设计较为合理,注重对学生的反馈和板书设计。
3、课堂上学生也十分专注,思维得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良好,能够积极参与到计算学习中去,从整体而言,课堂教学都是务实有效的。
4、老师备课准备充分,在教学师傅的指导下,备课书写认真,格式及流程设计规范,作业批改及时。
不足:
1、教师整体把握教材能力稍欠缺,对于计算教学“怎么教”还要加强学习。课堂组织能力薄弱,环节进程过快,缺少等待的过程,班级纪律松散等。
2、由于教学经验欠缺,没有认真专研教材不能较好的把握所教内容的重难点,整个教学设计散乱、拖沓,不能较好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3、个别作业出现批改符号不规范,等第书写不规范现象等;对学生的书写要求还要严格一些,书写要认真,部分班级的学生作业不认真。
二、对数学计算教学实施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为计算教学奠定基础
数感是新课程标准中的十大核心概念之一。数感是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算等方面的感悟。每个学生对数字的感觉是不同的,特别是在简算题中,有的同学一看题目就知道哪两个数能凑成整十数,哪些数之间存在倍数关系,这些同学计算简算题时就游刃有余。有些同学对数就不太敏感,试图通过计算结果发现数字之间的关系,浪费了很长时间,有时还是以失败而告终。数感和符号意识直接决定着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数感的培养,例如在认识20以内数的时候,多让学生数一数、估一估、圈一圈等,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地对数字产生感情,愿意用数去表达。
(二)重视算理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入学习
在计算教学中,老师不要过多地注重这节课学生到底会不会算,不能急于把计算的方法教给学生, 应当通过让学生反复训练,达到会按照老师示范的方法去计算,甚至达到计算又快又准的目标。老师在计算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要让低年级学生反复去数数,在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在计算的教学中,教师要多让学生去用小棒摆一摆,用计数器拨一拨,让学生充分地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算,这样算的道理是什么?即使老师教的方法我没有记住,我依然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了学习能力。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准确率
在平时的作业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将26写成20的,数字5写得像8一样,不规范的书写,会导致计算错误。平日的教学中,教师对低年级学生要严格要求,规范数字的书写,也要注重书写习惯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也要重视验算和回顾反思的教学,引导学生对刚完成的题目要有一个回顾的过程,即检验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教师在课上要给学生回顾反思的时间,让检查成为计算中的一部分,这样才能保证计算的准确率。
(四)多元的数学文化,让计算课有趣
计算课一向被认为是单调的、枯燥的,整节课有大量的计算去完成,单一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对计算产生恐惧,进而对计算不感兴趣。其实计算课也可以融入一些数学的历史和一些有趣的算法,让计算课丰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