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相约,成长你好
发布时间:2024/5/15 13:27:37 作者:学校管理员 浏览量:465次
幼小相约,成长你好
上秦淮小学承办幼小衔接区域交流研讨活动
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
——虞永平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科学、深入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帮助教师理解文件精神,解决衔接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促进此项工作扎实落地,真正支持幼儿顺利过渡。2024年5月13日下午,南京市上秦淮小学与江宁区秣陵司门桥幼儿园携手开展了江宁区“幼小科学衔接”生活准备(适应)的专题教育研讨活动。江宁区教学研室吴勇老师、江宁区教研室王辉主任参会并指导。
Part.01-课堂观摩
主会场第一节课是由秣陵司门桥幼儿园曾琦老师带来的一节大班社会活动课《马路上的标志》。在活动中曾老师通过游戏场景模拟的形式让幼儿不仅认识了生活中的交通安全标志,熟悉交通安全相关知识,懂得基本的交通常识并且在游戏中学会遵守交通规则,更进一步提高了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
主会场第二节课是由秣陵司门桥幼儿园徐书姐老师带来的一节大班综合活动课《我们的种养计划》。《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在幼儿园引导幼儿养成做事有计划的习惯,将有助于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标,有条有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同时还可以将这些经验迁移到未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去,使他们终身受益,为其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两位老师从学习习惯、兴趣、能力方面展示了秣陵司门桥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分会场第一节课是由上秦淮小学章雪莲老师执教的《一分钟》,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方式来感受课文的情感和内涵,通过元元的故事懂得了一分钟的宝贵,知道了要珍惜时间。
分会场第二节课是由上秦淮小学张珊珊老师执教的《逃家小兔》,张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解读绘本中的插图和文字,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此外,张老师还利用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设定,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母爱。
Part.02-经验交流
课例展示结束后,南京市上秦淮小学和秣陵司门桥幼儿园分别就幼小衔接工作做了经验汇报。上秦淮小学成航副校长带来了《聚焦活动和课程,关注儿童长程性学习与发展》的主题汇报。成校提出从协同育人,实现科学衔接;适性空间,助力智慧成长;联合教研,创建课程体系及六育融合,创新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来介绍了上秦淮小学在“幼小科学衔接”工作中的实施途径和特色做法。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司门桥幼儿园蒋扬扬园长也带来了主题汇报《衔接得宜,成长有章——以课间十分钟为例》,从分享了自主签到、课间十分钟的了解到自主规划课间十分钟等系列活动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是如何与幼小衔接紧密结合,从而进行了幼小衔接的新探索。
Part.03-专家引领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活动的最后,江宁区教研室吴勇吴特、江宁区教研室王辉主任就今天活动的做了详细点评。
吴特就小学和幼儿园的发展衔接进行了详细的点评,提出三个关键词——瞻前顾后、长程性、家校共育。第一,瞻前顾后:幼小衔接应当“彼此尊重,彼此认同”,既要向前看,又要向后看,做好铺垫;第二,长程性:注重衔接过程的连续性,不能割裂开,要尊重儿童的发展规律,自然衔接;第三,家校共育:充分发挥教师和家长的示范引领作用,谨言慎行,为孩子做好榜样。
王辉主任从幼儿园的角度出发,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重视幼小衔接工作,让更多的孩子收益,喜欢上小学。同时提出尊重幼儿发展的规律;尊重教育的规律及尊重领域学科三个方面的科学衔接。作为教师重点突破难点,正向宣传科学衔接。
幼小衔接的每一帧画面,是思想碰撞的火花,是真情流露的美好,更是幼儿园与小学的双向奔赴。
花开有时
衔接有度
孩子们如待放的花蕾
在爱的滋养中不断成长
我们正以“匠人”精神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寻方法、探途径、提合力,让幼小衔接工作扎实落地。